手工增收+免费餐食 这个“家”让残疾人笑容满院
时间:2025-11-12作者:警察论坛
阅读:118次
11月12日上午,射阳县临海镇“康乐残疾人之家”的院子里暖意融融,手工工艺制作间内传出阵阵欢快笑声,20多名残疾朋友围坐在一起,穿挂珠、捻丝线、做耳环,各司其职,指尖翻飞间,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晶晶,这个月你手速变快了,比上个月多穿65根呢!”管理员拿着记账本笑着说。梁晶晶语气格外坚定:“我一直想靠自己赚钱,这里的技能培训帮我圆了梦!现在不仅能给家里添点生活费,更觉得自己不是‘累赘’了!”

“姜梅,你这串珠耳环配色真好看,再调整下珠子间距就更精致啦!”管理员拿着样品凑近指导。近年来,射阳县临海镇以“赋能型助残”理念破解残疾人就业难题,“康乐残疾人之家”主动对接外地企业,引进技术简单、劳动强度低的手工加工项目,为肢体、智力、精神三类残障人士提供辅助性就业岗位,通过“计件发酬、多劳多得”机制激活自我“造血”能力,更贴心供应免费午餐,实实在在打消他们对生活与就业的顾虑。
“以前在家天天闷着,看窗外都觉得灰蒙蒙的。”姜梅手里捻着丝线,抬头时眼里闪着光,“现在每天来这儿做手工,管理员教我们技巧,还能跟大伙聊天做康复,中午热乎饭端上桌,日子总算有了奔头!”“晶晶,这个月你手速变快了,比上个月多穿65根呢!”管理员拿着记账本笑着说。梁晶晶语气格外坚定:“我一直想靠自己赚钱,这里的技能培训帮我圆了梦!现在不仅能给家里添点生活费,更觉得自己不是‘累赘’了!”

这种“工疗+托养”的模式,更让家属吃下“定心丸”。“以前出门总担心孩子在家没人照顾,现在她在这儿有人管、能干活,还能凭自己的本事挣得工资,我们老两口终于能松口气了!”残疾人杨长兰的父母年岁已高,得知女儿在这里既能得到专业照料,又能通过劳动获得补贴,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30多岁的先天性智力残疾患者张林海以前整日到处闲逛,如今在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变得干净整洁,还能参与简单手工劳作,整个人精神状态焕然一新。
靠双手增收,用劳动圆梦。在“康乐残疾人之家”,“笑”是最常见的表情。这里不仅帮残疾朋友实现了经济独立,更让他们在集体中重拾自尊与自信,真正融入社会、拥抱有温度的新生活。(通讯员:陈冬平 王倩倩 张同祥 朱丽娟)审核:王馨 值班编辑:孔繁新
- 上一篇:《华文月刊·薪火》编辑部蚌埠揭牌:文化与公益共燃传播新火种
- 下一篇:无下一篇
新闻快讯

民生关注
特别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