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文化
李大钊:风雨岁月里的“撞钟人”
时间:2022-03-13作者:警察论坛 阅读:118

1920年的春天,位于北京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的一座普通明清式小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房客。

也许小院自己也没有想到,在这里,它陪伴并见证了一位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伟人——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见证了很多重要会议的召开,也见证了他简朴生活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点点滴滴……

这位房客,便是李大钊。
时光流转,石驸马大街早已经改名为“新文化街”,石驸马后宅遂改为“文华胡同”。当年的石驸马后宅35号,变为今天的文华胡同24号。
阳春三月,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踏入这座幽静小院。李大钊故居的工作人员刘洋告诉我们,小院除正房是起脊式建筑外,耳房及厢房都是平顶建筑。进门入院后,要特别要小心脚下,因为院内与大门有着几级台阶的落差,因其雨天极易积水和相对低廉的造价,当时多为平民甚至贫民居住。但李大钊一家却十分快乐,李大钊的次子光华、幼女钟华出生在这里。据说,院内原有2株海棠树,院子南侧有花畦,摆放着一些盆花。李大钊有空闲的时候常常在这里侍弄花草……
站在院子中央,笔者细数了一下,院内有北房3间,东、西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其中北房东屋为李大钊夫妇的卧室,东耳房为李大钊的长女李星华的卧室,东厢房北间为李大钊长子李葆华的卧室。南间是客房,当时不少青年曾在李大钊家造访或借住,感受过他师长般的关爱和教诲。西厢房为李大钊的书房,风雨岁月中,这里常常人声鼎沸,很多重要会议都在此秘密召开。房间角落有一架擦洗得漆黑锃亮的旧钢琴,刮风下雨的时候,李大钊经常弹奏起这架旧风琴,用雨声和琴声掩盖他教孩子们唱革命歌曲的声音,用雨声和琴声掩盖和同志们召开重要会议的声音,防止敌人窃听。
我们了解到,就是在这里,李大钊度过了革命活动异常忙碌的时期。期间,他发表各种文章140余篇,文字总量超过33万余字,平均每9天一篇;参加各种会议120次,包括共产党三大、国民党一大等;陪同会见、拜访各界人士30次,讲演30余次,到广州、上海、武汉、洛阳、天津等地从事教学和革命活动。
漫漫长夜,他高擎火炬,在旧中国最早播下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在风雨如磐的岁月中,他“铁肩担道义”,挥笔写下一篇篇欢呼俄国十月革命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字,宛如一位撞钟人撞响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晨钟。李大钊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领导北方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边走边看,边看边听,工作人员在讲解故居的同时,也向我们谈起了李大钊的许多生活细节,让我们知道在多如繁星的成就之外,他更是一位有血有肉、甘于奉献、生活简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赞助革命“不吝财”。说起李大钊拿工资赞助革命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当时,李大钊的收入是每月120块银元,后来因为同时兼任四所大学的教授又加上稿费,月收入在300块银元左右。这样的收入是可以过上比较稳定和富裕的生活的。但据统计,李大钊每月拿出近三分之二的工资用作为党的活动经费,在已知的共产主义者中,他是拿钱资助革命最多的人。这些钱除了用于革命活动中的会务、印刷宣传品、交通食宿等开销外,还用于接济小组内的贫困成员。
引导青年“耐心足”。李大钊特别注重培养年轻人,不仅在思想上为青年指路,在生活中也对青年给予无私的帮助。他经常为穷学生充当保人或干脆掏钱替他们交学费,隔三差五给家境贫困的学生们寄署名“无名氏”的汇款单。1918年10月,李大钊在北大的同事领着一个高个子青年来到位于红楼的图书馆,想找份工作。通过交谈,李大钊觉得这个青年言谈、见识非同一般,就安排他当助理员。这个青年一边工作,一边旁听哲学和新闻课,常常想找名流请教,但“当时人人都是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讲南方话。”而已是学界权威并已名满天下的李大钊,对这位只有中等师范学历的属员的时常登门请教,却不仅有问有答,还经常推荐新书。这位青年就是毛泽东。
生活节俭“饼卷葱”。李大钊为革命活动和有志青年花钱大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却相当节俭。在探访故居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的住所没有什么高档华贵的陈设,有的只是几样生活必须的旧家具。工作人员介绍到,没有客人的时候,李大钊一家粗茶淡饭,为了省油,家人吃的饼里很少放油和葱花,而是直接把大葱卷在饼里吃。北大校长蔡元培知道李大钊一家的清贫生活后,曾要求学校会计科“在每月发薪水之际必须先扣除李先生的一部分亲自交给李夫人,以免她做无米之炊。”
一袭长袍,两撇黑须,目光深邃,态度从容。
这是革命先驱李大钊,定格在人民心中最后的形象。1927年4月28日,奉系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杀害李大钊。一代先驱从容就义,时年38岁。

忆往昔,峥嵘岁月;想旧事,感慨万千。踏出旧居的大门,时间近午。转身回望,李大钊的半身雕像在春天温暖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回首一生,他作风质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他坚持真理,待人宽厚,淡泊名利,他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将永远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文/王苏楠)

  值班编辑:高建国  孔繁新

  • 哈雷戴维森120周年中国庆典,护航有我!

  • 【军梦启航,强国有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附属中学赴金盾司法学校开展国防教育主题研学活动

  • 促进会举行副理事长单位会员暨退役军人赋能服务中心办公室授牌仪式

  • 中华志愿者协会应急救援委员会驰援涿州抗洪救灾

Copyright © 2021 警察论坛· 版权所有 战盾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1032597号
邮箱:cpf110_sh@sina.com   热线电话:400-8097-110 技术支持:飞信网络